重要通知: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原"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正式更名为"在职研修课程班",申请硕士学位流程、要求保持不变。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是一所经济、管理、科学、工程并重的多学科综合型环境教育与研究机构。至2012年,学院已拥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管理2个博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环境政策与管理等8个硕士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方向)和环境科学2个本科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是全国首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该领域唯一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获得此殊荣。学院与许多主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合作,承担了环境经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环境、能源、水资源管理、环境规划、工业污染防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认证、环境标准、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与实践的方面的科研项目,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持,同时与美、英、德、日等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针对现阶段我国环保领域技术及综合管理人才的匮乏,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并登记备案,现举办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研修班,旨在培养既拥有对环境政策分析能力、环境经济与管理以及环境产业经营的综合管理能力,又能掌握环保领域技术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一、培养对象:
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机构技术及管理人员、科研单位、资源产业及管理机构、环保企业(集团)及生产、经营等相关负责人、大型企业、重点行业如石化、电力、煤炭(矿山)、钢铁冶金等企业的环保部门技术及管理人员,有意于投资环保业的社会各界管理精英等。
二、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选课程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注重不同背景的师资组合,主要师资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还邀请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著名专家。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并根据本研究方向的具体情况实施课堂教学。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课程介绍 |
基础课程 | 西方经济学 | 1)经济学核心课程,是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专业综合考试内容。2)帮助同学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提升同学的宏观分析、预测及规划、经济管理能力。 |
国际经济学 | ||
财政经济学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
环境经济与管理方法 | 环境经济与管理优化方法 | 帮助同学掌握环境模型及环境经济与管理的优化方法。 |
环境模型原理与方法 | ||
环保领域专业 技术选修模块 | 城市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 | 开设目前较热门的几类环保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同学掌握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技术专业知识,培养熟练掌握环境测评相关技术的专业型人才。 |
几种前沿的水处理技术 | ||
光合细菌污水资源化 | ||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 ||
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 | ||
环境保护模块 | 高级环境政策分析 | 此模块涵盖了环境管理与环保政策及中国环保现状及展望等前沿性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介绍环境管理专题案例。 |
环境政策与项目评估 | ||
环境管理专题案例分析 |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
可持续发展经济评价 | ||
气候变化挑战与机遇 | ||
环保产业规划与管理
| 我国环保企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 | 帮助同学了解国家对环保产业及环保企业的创新发展思路及方向。 |
我国大型环保产业基地规划与环保产业发展方向 | ||
环境资源管理模块
| 环境资源产业管理 | 此模块涵盖环境资源管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环境资源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同学了解环境资源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管理方案。 |
高级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 ||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 | ||
能源与环境管理 | ||
综合管理选修模块 | 战略与管理 | 此模块为增值提升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从机构或企业整体运营角度,来提升在战略管理、法学、人力、资本运营等方面综合管理能力。 |
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 |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
法律实务 | ||
专业外语模块 | 专业外语 | 帮助同学提升外语水平。 |
三、颁发证书:
学员毕业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颁发“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注明达到同等学力。
具备本科学士学位满三年者,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办的有关规定,申请经济学学位。
四、学习费用:
1、学 费:20000元/两年 (含听课费、学杂费),学费一次性交清,学员因故不能坚持进修,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进修费。
2、书费、资料费、结业证书工本费自理。
3、学员在学习期间的食宿费、差旅费等由学员本人或所在单位自理。
4、学员如申请学位,申请费及相关考试、论文指导、论文答辩等项费用均按国家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规定另行交纳。
五、报名注意事项:
(1)填写《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研修班学员登记表》;
(2)交同一底版一寸照片4张(蓝底),二寸照片4张(蓝底);
(3)身份证、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审核)、复印件(留存);
(4)缴纳学费20000元(刷卡、现金均可)。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新图书馆北侧) 报名前电话联系!
联系电话:010-62515519 62511748
六、在职学员申请学位具体流程:
对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工作的管理,继续参照我校现有的管理细则执行。
1、经我校学位办公室资格审核同意,办理《考试资格卡》;
2、在获得《考试资格卡》后四年内,通过本校组织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实行试题库考试和非题库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
3、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一年内,提交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递交已发表的科研成果;
5、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完成论文答辩;
6、论文答辩通过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学位。
交付学校审核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必须真实有效,若因证书不真实造成后果,一切责任由本人自负。
部分师资简介:
李文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前苏联科学院生物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张象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生态县建设专家组成员,国家环保局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专家组成员,国际科联环境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
马 中: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王洪臣: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镇给水排水协会科技委员会委员,北京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兼排水委员会主任委员。
邹 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PECE)主任。
宋国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
李 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
朱立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部分专家:
王玉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杨明森:中国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孟 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生员、院士、博士生导师
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郑丙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金南: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研究员
赵华林:国家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
赵英民: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
别 涛: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罗 毅: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站长
夏 光: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于越峰: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教授级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