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中小 » 中小教育新闻 »

北京流浪儿童因户籍问题无法入学

北京流浪儿童因户籍问题无法入学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4-6-4 13:44

户籍

入学

流浪儿童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北京是人口密集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驻扎在这里,因此有关部门不得不将户籍问题提到面上来做各种限制,同时也导致很多流浪儿童因为“黑户”原因,致使很多方面都收到了限制,而这些问题又成为了无法解决却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2003年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未保中心)成立以来,至今已救助了17000余人次。但是,由于无法解决长期滞留人员的户籍问题,他们的入学和就业问题都困难重重,很多人18岁后成了社会闲散人员,甚至犯罪。他表示,目前本市正探索长期滞留未成年人户籍管理问题,并已经开展社会保护工作试点,由社工监督监护困境家庭,从源头上减少流浪未成年人的产生,明年将向全市推广。

困境:多数孩子可能终身“黑户” 长期滞留未成年人无法落户

长期滞留未成年人的户籍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些流浪未成年人,根本找不到他的户籍地,只能滞留在未保中心。外省市的政策规定,对经过2年以上仍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公安机关要按户籍管理有关法规政策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以便于其就学、就业等正常生活。但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受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长期滞留受助的未成年人身份无法认定,不能取得本市户籍。王友文坦言,大多数这样的孩子有可能就是终身“黑户”了。

曾有未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多个救助过的流浪儿童跟踪调查,其中有5个孩子年满18岁离站走向社会后有犯罪行为,有的偷窃,还有个一女孩子卖淫。他说,未保中心会联系一些合作单位,给孩子们找工作,比如餐馆、保安公司等,但是因为他们没有户籍,企业也很难接收。

就业社保结婚手续都办不了

目前未保中心滞留时间超过两年的智力正常未成年人有40余人,均未办理户口登记。“黑户”面临的是入学难和就业难。一般七八岁以下的流浪未成年人,市民政局会协调教育部门帮助符合入学条件的未成年人就近接受义务教育,但九年义务教育期满后,没有户口将使他们无法升入高中,只能在机构内接受非正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18岁以内的受助未成年人,生活、教育、医疗全部由政府负担。但年满18岁后,他们面临的未来,还有更多看不到光的地方。等他们长大,没有户口也无法正常就业,无法办理工资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结婚手续等,他们将很难融入正常社会。王友文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大对长期滞留未成年人户籍问题的探索研究,力争早日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

唯学网致力于为考生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资讯与院校教学服务,因此考生如若获知其他关于更多教育考试培训的所有相关信息,请密切关注唯学网。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