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小升初进行了二次改革,西城区一些知名的学校在这次改革中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三帆中学,有打算报考西城区的考生要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内容,看看改革给这些学校带来了什么影响,考生应该根据学校的招生重点进行备考。
1、西城区三帆中学不在是师范校,变成了普通中学,裕中中学并入三帆中学,三帆中学独立运作。完全真实合并。直升的裕中小学并非直升原来的裕中中学。了解到的情况是——裕中中学校址作为合并后的三帆中学初中一年级部,原三帆中学校址成为初中二、三年级部。三帆中学独立出来,不再属于北师大二附中附属的初中部。三帆中学近五年来中考成绩始终排全西城区第一名,认为独立出来对它无影响,反而会有利好,因为三帆中学不再属于市级示范校师大二附中的附属校,将失去“示范校”的名头,转而成为“普通中学”,但它的初中实力确是西城第一,这样在中考进行“名额分配”录取时会享受到西城区全部重点高中录取名额中用于名额分配数量中的60%名额,而不是示范校40%的名额,因此这将产生一个极好的结果——它是成绩第一名的初中,却按照普通中学对待,三帆中学的学生就可以获得双丰收:成绩最好、名额分配录取给的进西城区重点高中的名额却最多。同时,三帆中学身份的改变,更有利于它在初中获得更大、更佳的生源。
2.西城实验学校不复存在,成为师大二附中初中部。相当于西城实验学校变成了重点学校,西城实验学校的初中本来就不差,差的是高中部,这次并入师大二附中初中部可谓“插上了翅膀”。这相当于西城区在本区在德胜学区又办了一所相当于顶尖市重点初中水平的学校。三帆中学就是师大二附中办的,现在师大二附中又办一个同等水平的初中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样德胜学区就又多了一所顶尖市重点初中校。
3.还有关注西城区排名第二的第13中学,13中分校合并到13中,对13中是大利好,原来13中的初中部不如35中也不如156中学,初中办得并不出色,只是高中部提升很快。可以预见,排名西城区第二的13分并入13中,13中的初中水平会跃上一个大台阶,也必将促进高中部生源的极大改善。同时,对直升的柳荫街小学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什刹海学区又上了一层楼。
4、这可能对于成绩不好的小升初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54中学是原西城区排名倒数第一的中学,学生、家长对它完全是逃避的态度,生怕深陷其中,撤销154中对展览路学区是最大的好消息了。它与8中的合并是真实的完全合并。8中分校的硬件“很破”,地域狭小,完全合并到8中初中部也算扶正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5.现在小升初都是进行划片,对于在39中划片范围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39中长期以来一直低迷,进步不大,甚至有退步,高考一本率不过30%多,学校的加工能力很一般,原来39中进入了四中教育集团现在又完全合并成为真正的四中初中部实在可喜可贺,这样什刹海学区街道内一所差的中学都没有了,全都达到了区重点以上的水平。
6.西城区的214中学成为了市重点中学,这也是值得小升初家长关注的问题之一,214中学这两年有不小进步,但依然是西城区最差的中学之一。这次引进北京大学的优质资源,是实实在在的,与北京大学已经长期商讨了,办学模式和水平是向着海淀区的北大附中看齐。如果真能达到北大附中的水平,就相当于西城区又多了一所不挂牌的市级重点中学,在中考时又能获得最多的进入本区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名额。214中学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匹大黑马。
7.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是合并资源,让优质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教院附中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离开了新街口学区,新街口学区也摆脱了原西城区最差学区的状况,对新街口学区是重大利好,35中高中部明年就要迁过来了,35中有可能会很快崛起。
8.想要学习小语种的考生可选择这所学校,月坛中学是传统的日语学校,由于中日关系的变化,学日语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加上了英语专业。月坛中学离外交学院近在咫尺,将来在外语教学、升学等方面在北京都会异军突起。
9.这是北京市宣武区和西城区的资源结合,63中与白广路教育用地为四中初中部。解读:63中丑小鸭变白天鹅了,完全真实的合并,西城区打通南北的重要举措,北京四中将原汁原味完全以本校的实力在原宣武区办学,是宣武区最大的利好消息之一。
10. 宣武区已经不在是曾经了宣武区了。华夏女中变为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中。解读:是西城区最知名中学走进宣武本校实力办学的第二部棋,也是宣武区最大的利好消息之一。到此为止,四大名校中除北师大二附中之外,四中、实验中学、8中都要在原宣武区凭借同一水平的本校实力办学了,其中8中的办学模式是让福州馆小学、椿树馆小学直升北京8中本部。宣武区再也不是从前的宣武区了,所有人的观念都要逐渐改变了。
11.这一举措可以减少家长的择校热,西城区的重点学校进入了宣武区,广安中学合并至161中学。解读:又一所原西城区市重点中学到原宣武区办学,这样原宣武区北京顶尖(排名北京前10名)重点中学的数量,将从原来1所没有增加到4所。宣武区在第二次深度教改中将实现脱胎换骨,人均生源受益率将超过原西城区。
12. 宣武教院附中、撤140中学并与联大继续教育学院所在的盆儿胡同所属用地三者构成15中初中部。解读:这一举措是强化办好原宣武区重点中学的谋略。宣武教院附中是全西城排名倒数第一的中学,140中学也很差,这次全部撤销对原宣武区可谓是善莫大焉,它会改变原宣武家长的择校观念,强有力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和就近上优质学校。
13.原15中初中部收回变为师大附中初中。
14. 北京市重点学校在这次改革中增加了不少,宣武外国语学校变为清华中学。解读:变身清华中学类似214中学变为“北京大学元培中学”,是西城区在原宣武区引进外部优质资源的又一个重要举措,目标依然是让它成为又一个市重点中学水平的学校。
15.以后的学校资源将会实行流动制,这样不知道会不会减轻小升初的升学压力,徐悲鸿中学初高中合并。另据了解,西城区未来师资将展开常态性流动,主要在自办校多个校址和集团校之间展开,使优秀的师资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
以上是2015年北京西城区各学校小升初二次改革的内容,小升初专题页面还为同学们免费发布小升初试题、小升初辅导资料、小升初面试简历、小升初报名时间、小升初培训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