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学入学、初中入学政策正式出炉,政策规定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坚持免试就近原则,共建生正式取消,小升初全面推行学区制,计划3年内取消“小升初”推优和特长生招生,2015年将实现90%小升初就近入学。对于今年的入学政策家长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呢?
2014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入学平台有哪些组成?
由小学入学服务系统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两部分组成,并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使用两个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全市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一是预测适龄儿童入学数量和分布,做好入学服务。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入学流程,保障公平、公正。
小学、初中入学信息采集开放时间到什么时候?
信息采集开放时间为5月1日-5月31日。我们将于4月底正式向社会发布和解答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办法。
小学、初中的入学计划是如何制定的?
2014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计划管理。各区县加强入学需求前瞻预测,按照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
小学、初中入学政策有哪些变化?
本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 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号)等有关要求,对相关工作做了进一步完善。如明确提出区县在小升初工作中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全市首次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实施计划管理等。
家长如何获取今年的入学政策,包括各个区县的政策?
是否有对外的咨询电话?2014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有一个公众服务的门户(将于4月底向社会公布),该门户上有市、区县的相关政策咨询服务信息以及各区县辖区内的中小学信息,可供参考,门户通过电脑和手机都可以访问。门户网站上有统一的技术服务电话和各区县的政策咨询电话。
非京籍考生什么是“五证”?
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非本市户籍按本市户籍对待的条件是什么?
持有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开具的“原北京下乡青年子女身份证明”;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以及其父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区县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开具的《子女关系证明信》及其父或母本市常住户口登记卡;市人力社保部门为其父或母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其他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规定的证明。
外地户籍学龄儿童家长,但是符合北京市的按京籍对待条件,需要做什么?
符合按本市户籍对待的情况请根据区县教委公布的时间,携带符合按京籍对待的相应证明材料,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进行登记注册,注册后自行填写详细信息并打印信息采集表。
外国籍学龄儿童家长,都需要做什么?
同样要进行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请根据居住地区县教委公布的时间到区县教委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自行填写详细信息并打印信息采集表。》初中入学11.本市毕业生,需要做些什么?本市小学毕业生,直接通过电子学籍系统自动采集信息,学校会打印核对表,请家长核对信息并签字确认,后续按区县教委具体通知操作即可。
如果学生基本信息有误如何处理?
如家长确认下发的基础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学校负责的相关老师,由老师进行确认,如果确认基础信息有误,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中进行相应修改,并再次由学生家长签字确认。
回户口所在地和家庭实际居住地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回户口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入学的学生需向毕业学校提出申请,并由学校在统一平台中打印申请表,签字确认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审核,审核由学校发起申请,转出区县审核后,转入区县再进行审核。申请通过后数据将自动将信息变更到转入区县。
新进京的学生如何参加初中入学?新进北京就读初中的学生,包含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学生,需通过全市统一的初中入学登记平台进行信息采集,本市户籍学生的信息需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非本市户籍学生需经五证审核并开具在京就读证明后方可参加本区县的初中入学。
更多中小学新鲜事,请点击唯学网中小学教育培训栏目,您将能了解到更多中小学政策,中小学教育培训等最新资讯。